十四五期间,水电、核电等长周期非化石电源投产时序已基本明确,预计常规水电、抽水蓄能、核电分别新增约4100万千瓦、3100万千瓦、2000万千瓦,2025年分别达到约3.8亿千瓦、6200万千瓦、7000万千瓦。
双方选择彼此为战略合作伙伴,是基于新能源是共同的发展机遇,转型升级是共同的发展需求,双方的合作是优势互补的必然,通过共同努力,必能在阿坝州新能源领域实现更高水平、更大范围的互利共赢。科锐得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刚,副总经理张志远,发电公司总经理刘正雄参加会议
总装机规模稳步增长,支撑性电源装机稍有不足。传统支撑性电源稳步增长,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提升。此外,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电能替代力度将持续加大,成为电力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力。十三五期间,我国电力供应由相对宽松、局部过剩逐步转向总体平衡、局部偏紧,实施有序用电的范围持续扩大、规模明显增加。其中,支撑性电源装机约17.2亿千瓦,较2020年新增约9700万千瓦,占新增装机的一半左右,同比增长约6%,低于用电增速。
以十四五电力供需基本平衡为基础,结合各类电源发展潜力进行测算,中长期全国仍将存在较大电力缺口,电力供应紧张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粤桂黔地区,电力缺口分别在1600万千瓦、4200万千瓦、2500万千瓦以上。加快推进陕北至湖北、雅中至江西、白鹤滩至江苏、白鹤滩至浙江等已明确输电通道及配套电源建设投产,确保十四五初期新增3200万千瓦输电能力充分发挥。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0.6%、16.6%、25.8%和4.5%
三是着力提升电网资源优化调度能力。下一步,发改委将会同各地区、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能源安全保供与绿色低碳转型,抓住突出矛盾和问题,扎实做好电力安全保供工作,保障电力迎峰度夏平稳有序。从用电看,今年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6.2%。通过以上五方面工作,重点提升发电保供、资源调度、系统调节等三大能力,切实保障电力供应,切实保障民生用电。
特别是关注经济发展和天气变化对用电增长的影响,跟踪最高用电负荷趋势变化,分析研判可能出现的供需缺口,不断细化和滚动调整应急保供方案。2020年中资企业在境外共发行19笔绿色债券,总规模约85亿美元。
目前已有2家中资企业赴境外发行3笔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募集资金约15.5亿美元。7月19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7月份新闻发布会。除此之外,金贤东还介绍了项目核准情况,今年1-6月,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0个,总投资2464亿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信息化等行业。其中,6月份审批核准7个项目,总投资389亿元,主要集中在能源、水利等行业。
近年来国际上支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债券品种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绿色债券、气候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近年来又衍生出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创新品种,债券募集资金的用途相对灵活。提升市场化需求响应能力,落实优先购电制度,精细化实施有序用电,确保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用电,切实保障民生用电和重点用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要更好发挥绿色金融的引领支持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绿色低碳领域。四是着力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
二是着力提升各类电源发电保供能力。五是着力深化电力需求侧管理。
据袁达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赴境外发行相关债券,主要呈现出3方面特点:一是发行量显著提升。今年上半年,中资企业已境外发行29笔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约102亿美元。
推动重要新增电源按时投产,指导地方和企业促进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电力多发满发,优化发电机组检修和保障火电机组燃料供应,着力提升各类电源顶峰发电能力。据市场机构统计,今年上半年中资境外绿色债券5年期以上债券发行量和占比均有所提升,超3成企业发行期限为5年期以上,有助于企业进一步优化财务结构,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中长期资金支持。绿色低碳债券有三大特点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题的债券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关注。一是密切跟踪电力供需形势变化。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支持综合经济实力强、国际化经营水平高、风险防控机制健全的企业赴境外发行相关债券,着力引导外债资金用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进一步发挥好绿色金融的支撑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介绍了发用电情况、今年如何确保平稳迎峰度夏以及绿色债券等相关情况。
积极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电化学储能开发建设,加强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能力建设,提高电力应急保障能力。发用电量同比均两位数增长金贤东首先介绍了发用电情况。
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8%。6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7.4%。
目前已有不少中资企业赴境外发行绿色债券及其他相关债券,袁达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0.6%、16.6%、25.8%和4.5%。
从发电看,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3.7%。可以看到,今年以来境外绿色债券市场迅速升温,为我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提供了更多优质资金支持。经各方共同努力,从目前来看,全国电力供应安全可靠,电网运行平稳有序。分地区看,全国15个省(区、市)用电增速超过17%,其中西藏、湖北、广东、浙江、云南、江苏、江西7个省(区)增速超过20%。
金贤东表示,为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地方和有关电力企业,全面分析研判迎峰度夏供需形势,认真制定电力保供方案,深化电力需求侧管理,从5个方面入手,切实保障电力运行平稳有序。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期,随着全国气温不断攀升,空调用电快速增长,全国用电负荷和日发电量持续攀升,7月上旬均已经突破去年夏季峰值,局部地区高峰时段供需出现偏紧。加快推进重点电网工程项目建设和配电网升级改造,指导电网企业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充分发挥跨区跨省通道输送能力,利用各地负荷余缺差异,组织开展电力交易。
5方面保障电力运行平稳今年以来,全国用电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其中,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同比分别增长1.4%、15.0%、13.7%、26.6%和9%
国家电网的最新统计显示,暴雨已经导致河南郑州、洛阳、许昌、焦作、南阳、平顶上等多地市电力设施受损,800多条城市配电线路、超过98万户用电受影响。灾害发生后,国网河南电力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加强主电网安全管控,对重点供电设施进行24小时监测,对医院、通讯、城市供水等单位进行重点保障,努力把灾害影响降到最低。截至目前,因降雨还在持续,电力抢修不能全面展开,国网河南电力正在积极调配防汛抢修队伍、救援装备、物资和车辆,对满足抢修条件的地区迅速开展抢修复电。截至今天(7月21日)中午,已累计出动抢修人员4000多人次,车辆1000多台,超过一半的受损线路恢复了供电
截至今天(7月21日)中午,已累计出动抢修人员4000多人次,车辆1000多台,超过一半的受损线路恢复了供电。灾害发生后,国网河南电力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加强主电网安全管控,对重点供电设施进行24小时监测,对医院、通讯、城市供水等单位进行重点保障,努力把灾害影响降到最低。
截至目前,因降雨还在持续,电力抢修不能全面展开,国网河南电力正在积极调配防汛抢修队伍、救援装备、物资和车辆,对满足抢修条件的地区迅速开展抢修复电。国家电网的最新统计显示,暴雨已经导致河南郑州、洛阳、许昌、焦作、南阳、平顶上等多地市电力设施受损,800多条城市配电线路、超过98万户用电受影响
截至目前,因降雨还在持续,电力抢修不能全面展开,国网河南电力正在积极调配防汛抢修队伍、救援装备、物资和车辆,对满足抢修条件的地区迅速开展抢修复电。国家电网的最新统计显示,暴雨已经导致河南郑州、洛阳、许昌、焦作、南阳、平顶上等多地市电力设施受损,800多条城市配电线路、超过98万户用电受影响。